32歲小芯|多囊卵巢、精蟲異常,中醫養卵養精助力試管成功

32歲的小芯,2年前因月經不規則來到我門診調經。當時她的月經週期大約2–3個月才來一次,檢查發現 AMH 及雄性素偏高,醫師懷疑為多囊性卵巢症候群(PCOS)

在我休息的一段時間裡,她自行到他處進行一次試管嬰兒療程。雖然成功取卵與植入,但最後並沒有懷孕。經歷挫折後,小芯再次回到 台中宜蘊中醫診所,希望透過中醫調經備孕,改善體質,為下一次療程做好準備。


初診體質分析

我們一邊進行中醫調理,一邊監測基礎體溫。
小芯的基礎體溫曲線呈現鋸齒狀,缺乏明顯的高低溫分期,顯示排卵不穩定。她在月經前常出現胸部脹痛、腹脹,屬於肝鬱氣滯、心火偏旺的體質。

小芯的先生因工作壓力大、經常加班,檢查發現精蟲活動力不足、形態異常比例高。望診時舌頭有齒痕,舌質暗紅、夢多易醒、口乾,屬於氣陰兩虛夾濕熱的體質。

針對夫妻兩人的狀況,我安排每週回診針灸並調整中藥處方,並指導排卵期同房。
經過幾個月調理,小芯的月經週期逐漸趨於規律,大約40天一次;先生的精蟲型態也從原本的3%提升到8%,已達到懷孕的基本門檻。


中醫如何養卵、改善卵泡品質?

在中醫觀點,多囊性卵巢症候群常涉及「痰濕」「肝鬱」「腎虛」。治療上主要有三個方向:

  1. 調經養卵

    • 透過活血化瘀、健脾化濕、疏肝理氣的藥物,幫助卵泡成熟。

    • 常用藥材如丹參、當歸、柴胡、茯苓,可改善卵巢血流,讓卵泡發育更健康。

  2. 養血安神

    • 多囊患者往往伴隨焦慮、失眠,影響荷爾蒙平衡。中藥可搭配酸棗仁、柏子仁,改善睡眠與情緒。

  3. 針灸助孕

    • 常取關元、三陰交、太溪、子宮穴,促進卵巢供血,改善卵子品質。

    • 同時調節內分泌,使基礎體溫曲線更接近理想的雙相型。


西醫在多囊治療與取卵的優勢

對於多囊患者,西醫的強項是 排卵誘導與取卵

  • 卵泡監測:透過陰道超音波,醫師能清楚看到卵泡大小與數量,並搭配抽血檢測雌激素濃度,精準掌握排卵時機。

  • 取卵數量多:因多囊患者卵泡數量多,刺激排卵後可以一次取到10–20顆卵子。

  • 胚胎等級評估:取卵後胚胎會被培養師依照細胞數量、排列與發育速度評分,例如 4AA、3BB 等級,AA 級代表細胞緊密完整、品質最佳。

然而,多囊患者的卵子常存在「量多質差」的問題,卵泡雖多但成熟度不足,胚胎發育停滯或等級不高的情況相當常見。


中西醫結合的臨床應用

在充分調理體質後,我建議小芯轉介給擅長處理多囊的 卵后駕到黃佩真醫師。我們合作的方式是:

  • 取卵前:中醫配合中藥與針灸,著重在養卵、改善卵泡品質,讓卵子成熟度提升。

  • 取卵中:以疏肝安神藥物緩解焦慮,幫助患者放鬆,減少荷爾蒙刺激過程的不適。

  • 取卵後:搭配理氣利水中藥,減輕卵巢腫脹、腹水與過度刺激症候群的風險。


取卵與胚胎等級的驚人進步

這一次與上次相比,成果非常明顯:

  • 上次試管:取卵9顆,僅有4顆培養到囊胚(D5),且多為 BC 等級,品質有限。

  • 這次調理後:取卵 17顆,成功養到D5的有 6顆,其中 4顆達到4AA優等級

這樣的進步,代表卵泡的品質明顯提升,也讓後續植入懷孕的成功率更高。


懷孕與孕期調理

小芯在植入後順利懷孕,但初期仍出現腹悶痛、點滴出血、便秘等狀況,檢查發現 D-dimer 偏高。她繼續配合中藥調理,改善體質並穩定孕勢,直到滿三個月順利「畢業」。

夫妻倆非常感動,也開始期待龍寶寶的到來。

結語|中醫養卵,讓希望更靠近

小芯的故事提醒我們,卵子品質與子宮環境的改善需要時間與耐心。中醫調理不僅能協助調經、養卵,還能減輕情緒壓力與身體不適,為懷孕之路鋪平更穩健的基礎。
這半年走來,夫妻倆始終積極配合,中醫也一路陪伴、依據症狀細心調整。看到小芯終於懷上期待已久的寶寶,真的替他們感到開心。願她在接下來的孕期一切順利,迎來健康可愛的新生命 💕。




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吸毒後月經失調不孕的中醫療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