坐月子飲食與哺乳營養:熱量、水分、咖啡、酒精一次看懂

坐月子與哺乳媽媽的飲食與營養:科學依據完整解析

112.07.29 星期六,我很榮幸受到 華人泌乳顧問協會維兒國際教育 的邀請,與一群充滿熱情的泌乳顧問與專業夥伴們分享「坐月子及哺乳母親的飲食與營養」。在日常門診中,我發現許多媽媽對「產後飲食」都有不少疑問,特別是坐月子期間,往往會在「要吃什麼?」與「不能吃什麼?」之間陷入掙扎。

很多媽媽常有這樣的擔心:
👉 吃太少,會不會奶水不足?
👉 吃太多,又會不會導致產後肥胖?

這些問題不僅與哺乳是否順利有關,也牽涉到媽媽產後身材與健康的調整。根據統計,台灣產後婦女的肥胖比例高達 7~8 成,平均體重比孕前增加 8 公斤。這代表多數媽媽在產後其實面臨著「營養不足與體重過剩」的雙重矛盾。那麼,到底該如何正確補充營養,才能兼顧泌乳需求與產後健康?

以下依據 國際期刊與醫學建議,整理出幾個重點,提供給哺乳媽媽與家人參考。


🔹 一、熱量需求:不多不少,剛剛好

坐月子傳統上有「吃得好才能有奶」的觀念,因此不少媽媽或長輩會準備大量補湯、麻油雞、藥膳餐點,希望讓產婦「吃得滋補」,同時增加奶水。

事實上,哺乳確實需要額外的能量。根據營養學建議:

  • 有哺乳的媽媽:每日建議比平時多攝取 500 大卡

  • 沒有哺乳:則 不需要 特別增加熱量。

這個差別很重要。若沒有哺乳,卻依照「坐月子要大補」的傳統飲食方式,可能導致體重快速上升。另一方面,若因為害怕肥胖而刻意少吃,也可能導致奶水不足、影響寶寶哺餵。

👉 建議做法:根據哺乳情況調整份量,並以「均衡飲食」為原則。熱量的來源應包含:

  • 全穀根莖類(飯、地瓜、燕麥等)

  • 優質蛋白質(魚、雞肉、蛋、豆製品)

  • 健康油脂(橄欖油、堅果、酪梨)

  • 大量蔬菜與適量水果


🔹 二、水分攝取:夠就好,別過量

許多媽媽會聽到長輩建議「要多喝湯、多喝水,奶水才會多」。但根據醫學研究,喝再多湯湯水水,並不會直接增加乳汁分泌

  • 建議每日飲水量 約 3000 c.c.(包含水、湯、牛奶等總量)。

  • 若喝得「過量」,反而可能造成 體液稀釋,導致催乳素與泌乳反射受到干擾,甚至出現「退奶」的情況。

👉 正確做法:感覺口渴時補充即可,不需強迫自己狂喝大量湯水。可在哺乳前後補一杯水,既能維持水分,也能幫助養成規律的飲水習慣。


🔹 三、咖啡因:小心「過量」

咖啡是不少媽媽的「精神救星」,但哺乳期間是否能喝?

根據 2018 年 Swiss Medical Weekly 的系統性回顧:

  • 每日咖啡因 小於 300mg(約三杯中杯美式咖啡),多數情況下對嬰兒無害。

  • 然而,也有研究發現,媽媽攝取咖啡因與 嬰兒腸絞痛、皮膚過敏 出現相關性。

👉 建議做法:哺乳期間不是完全禁止咖啡,但應控制在安全範圍內。

  • 若擔心影響寶寶,可選擇 半份或低因咖啡

  • 最好避免在哺乳前立刻飲用,以減少嬰兒接觸到咖啡因的濃度。


🔹 四、酒精:盡量避免,偶爾少量要注意時間

酒精與哺乳的爭議很大,不少媽媽會問:「坐月子常喝麻油雞,這樣行不行?」

根據 2014 年 Basic & Clinical Pharmacology & Toxicology 的研究:

  • 酒精對寶寶神經發育具有潛在風險。

  • 超過 120 c.c. 酒精(相當於一小杯高粱或半瓶啤酒),就可能影響乳汁分泌與排乳反射。

👉 建議做法

  • 哺乳期間最好 避免規律飲酒

  • 若偶爾少量飲用,並不會對寶寶造成長期傷害。

  • UpToDate 建議:哺乳婦女若飲用「單份酒精」(1 罐啤酒、半杯葡萄酒或一小杯高粱),至少等待 2 小時再哺乳,即可避免嬰兒接觸酒精。

  • 麻油雞(全酒或半酒) 也應避免。即使煮到酒精揮發、喝不出酒味,研究顯示仍會殘留 約 20% 酒精


🔹 五、日常飲食觀念的修正

除了上述的熱量、水分、咖啡因與酒精之外,還有幾點值得注意:

  1. 不用特別進補高熱量食材
    許多媽媽會吃大量麻油、豬腳、雞湯,但其實這些食材熱量高、油脂多,可能讓體重快速上升,並非泌乳的必需品。

  2. 避免過度限制飲食
    有些人會聽信「坐月子不能吃水果、不能喝冷水」等傳統說法,導致蔬果不足、膳食纖維缺乏,容易造成便祕或營養失衡。

  3. 均衡是關鍵
    哺乳期的飲食應該像「放大版的均衡飲食」,比平常多一些熱量與營養素,但不需要偏食或極端限制。


📚 參考文獻

  1. McCreedy A, Bird S, Brown LJ, Shaw-Stewart J, Chen YF. Effects of maternal caffeine consumption on the breastfed child: a systematic review. Swiss Med Wkly. 2018 Sep 28;148:w14665. doi: 10.4414/smw.2018.14665. PMID: 30294771.

  2. Haastrup MB, Pottegård A, Damkier P. Alcohol and breastfeeding. Basic Clin Pharmacol Toxicol. 2014 Feb;114(2):168-73. doi: 10.1111/bcpt.12149. Epub 2013 Nov 7. PMID: 24118767.


✅ 結論

坐月子與哺乳期飲食,重點不在於「多吃」或「不能吃」,而在於 吃得剛剛好

  • 熱量要依哺乳狀況調整

  • 水分要充足但不過量

  • 咖啡可以適量,但別超標

  • 酒精應避免,偶爾少量也要抓對時間

均衡、科學、適量 才是產後飲食的核心原則。只要掌握正確的方法,媽媽既能維持良好奶量,也能幫助體重回復與身體健康,讓整個產後調養更加輕鬆自在。

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

吸毒後月經失調不孕的中醫療法